課程基本資料
系所 / 年級Department/Grade-Level
通識選組 1年級
課號 / 班別Course Code
95U000742 / A
學分數Credits
2 學分
選 / 必修Elective / Required
通識(General)
科目中文名稱Course Title (Chinese)
運動、社會與文化
科目英文名稱Course Title (English)
Sport, Society and Culture
負責教師Instructor
陳昱文(Chen, Yu-Wen)
開課期間Course Load
一學期
人數上限Enrollment Max.
72 人
已選人數Enrollment Taken
72 人
抽籤自動遞補等候人數Number of the waiting list after ballot
0 人
備註Memo
本教室人數上限是72人,如初選滿額,以畢業班為優先,再依年級高低,最後依權重排序。
可選學制 (availability)
大學部
1年級 至6年級
二技部
不可選
碩士班
不可選
博士班
不可選

修讀他所『碩士班可供博士班下修課程』是否認列為博士班畢業學分,請先向所屬研究所確認,以免日後所修學分不予認列。

請各位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勿非法影印。

教學綱要
課程概述Course Description
從重要的運動社會學研究主題出發,透過影片、新聞等案例的討論,解析日常生活週邊 (電影、賽事、校隊、運動經驗) 的運動現象。例如,探討運動員與社會階層的流動,或是社會階層影響了運動的選才……等。最後,加上多元的評量與測驗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情況,期待開拓學生的視野。
教學目標Course Objectives
1. 讓學生瞭解運動世界的社會學現象、議題與實務。 2. 期能開啟學生「社會學的想像」之能力,讓學生掌握運動社會現象的背後意涵。 3. 引導學生能見樹又見林地看待身處的運動世界,進而擁有自我反思之態度。 1.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social phenomena, issues and actual practice in the sports world. 2. Enlighten students on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which is a way of looking at the sports world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enable them to captu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ocial phenomena. 3. Show students how to explore the sports world in a way that “do”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 and further help them cultivate a reflective attitude.
先修科目Prerequisites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s
講課 Lecturing 小組討論、腦力激盪(如案例討論、電影欣賞等) Group discussion, Brain storming, e.g., Case study, Event discussion, Movie review 學生上台報告、角色演練 Oral presentation, Role playing
評量方式Assessment
期末報告 Final report 小組上台報告 Group oral report 出席狀況 Class attendance 課堂參與與表現 Class involvement
參考書目Reference
1. Coakley, J. (2009).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New York: McGraw Hill. 2. Houlihan, B. (2007). Sport and society: A student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3. 王宗吉 (譯) (2000) 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Nixon, Howard L. and James H. Frey, (1996) A Sociology of Sport. Belmont: Wadsworth.) 4.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 (2006)。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臺北市:群學。(Johnson, A. G., 1997) 5. 吳逸驊 (2011)。圖解社會學。臺北市:易博士。 6. 邱金松 (1976)。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正中。 7. 邱金松、黃東治 (譯) (2008)。運動世界的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Maguire, J., Jarvie, G., Mansfield, L., & Bradley, J. (2002). 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8. 黃東治、王建臺、朱文惠、邱建章、陳耀宏、劉昌德…黃仲凌 (2015)。新編運動社會學。臺中市:華格那。
教學進度Course Schedule
2021/03/02 課程介紹與導論 Introduction: Course overview, group arrangement.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3/09 運動社會學的發展及運動歷史 主要是探討現代運動的起源、形成、散播與發展,包含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及工業化對各大洲或各國運動發展的影響與變遷過程 (如Ceron-Anaya, 2010; Kemo Keimbou, 2005)。 有關古代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展歷程也是重要的研究子題 (參見 Coakley, 2009, 頁59-63)。 亦有研究將運動史與政治結合進行討論,譬如運動史如何活化國家政治,並形塑人們對於各個國家的想像與迷思 (Falcous & Newman, 2016)。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sport & History of sport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3/16 運動與社會化 作為社會與文化的一環,運動中隨處可見到社會化的現象。除研究運動如何影響社會以及成為一種社會化的過程之外,更進一步探索不同性別、社會階級、年齡、族群或宗教所經歷的社會化過程 (Joncheray, Level & Richard, 2016; Lenartowicz, 2016)。如關注美國非裔美籍黑人的運動參與情況、拳擊或高爾夫球運動員的社經地位與家庭背景、性別與運動之間的關係等 (參見Coakley, 2014, 頁75-77)。 Sports and Socialization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3/23 運動與媒體 媒體與運動兩者相輔相成,媒體提供曝光率與資金,運動增加了收視率與贊助商,兩者同時並持續的壯大其影響力 (如Dart, 2014b)。 但是媒體的擴張產生一些問題,如高額的廣告費用與轉播權利金導致運動受到媒體控制,甚至大型電視媒體企業對於職業運動市場的壟斷等 (參見Coakley, 2014, 頁400-410)。 媒體對於運動明星的形塑,或是對於運動員職業生涯的影響,亦是受到矚目的議題 (如Groves & Griggs, 2016; Tulle, 2016)。 Sports and Media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3/30 運動與文化 探討運動、文化與歷史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臺灣本土文化與其他國家文化 形成背景,藉此了解運動文化的演變過程。 Sports and Culture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4/06 運動與國族主義 因為特殊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使得運動與國族主義一直是臺灣的熱門議題,幾個值得探討的案例,如嘉農棒球、紅葉少棒、金龍旗少棒到王建民、林書豪等。 Sports and Nationalism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4/13 運動與亞奧運 因為國際情勢使然,長期以來亞洲運動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臺灣政府發展運動的主要目標,過去希望在場上得牌,演變至希望主辦賽事。特別的是,這些原因與對岸中國大陸的關係息息相關。 Sports and Mega Events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4/20 運動、族群與種族 過去由歐美白人主導運動發展,對於黑人、亞洲人以及少數民族存在著歧視,如對黑人存在著貧窮、犯罪率高、體能優越卻智力不足的印象,在許多運動項目甚至是團體項目中的某些位置幾乎看不到有色人種的蹤影 (如Agyemang, Singer & DeLorme, 2010; Cleland & Cashmore, 2016; Woodward, 2004)。 學者討論並瞭解這些種族歧視的現象,希冀影響世界進而邁向種族平等 (參見Coakley, 2014, 頁232-240; Malcolm, 2012, 頁61-64)。 Sports, Race and Ethnicity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4/27 期中報告 Midterm Report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5/04 運動與性別 除了討論運動場域中的性別意識 (gender identity) (Carney & Chawansky, 2016) 或是「恐同症」 (homophobia) 所衍生的問題之外 (如Higgs, Weiller & Martin, 2003)。 學者們更嘗試凸顯性別正義 (gender justice) 的問題 (參見Coakley, 2014 頁213-220; Malcolm, 2012, 頁68-71)。尤其是探討女性在運動中所遭遇到的阻礙和文化上的刻板印象。 以及運動場域中的酷兒與跨性別等議題 (Adriaanse & Claringbould, 2016; Arpinar-Avsar, Girgin & Bulgu, 2016; Ravel1 & Rail, 2008)。 Sports and Gender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5/11 運動、階層與階級 主要探討運動中社會階級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透過 Marx 或 Weber 等社會學家的論點所做之探討。研究性別與人種在運動領域的社會階層之變化、運動參與族群與社會階層的關係 (參見Coakley, 2014, pp.232-240; Maguire et al., 2002, p. 140)。 社會階層成員的權力探源,以及運動對於社會階層的流動產生之影響等 (如Kahma, 2012; Widdop, Cutts & Jarvie, 2016; Wilson, 2002)。 Sports and Social Class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5/18 運動與宗教 探討與定義運動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有宗教與運動發展的子議題,如基督教與近代運動發展的關係 (如Carpenter, 2001)。 運動與宗教之間的相互影響,運動場域上的禱告、慶祝等行為,或是宗教信仰與運動的連結,都是此議題關注的焦點 (參見Coakley, 2014, 頁527-535)。 Sports and Religions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5/25 運動與政治 隨著奧運或是世界盃足球賽等國際大型運動賽會影響力日益增加,各國為提高能見度及國際形象,遂面臨「全球競技運動競賽」 (a global sporting arms race) 的壓力,這是一種全球化政治的進程 (參見Coakley, 2014, 頁440-450)。 此研究多聚焦於受到全球化影響下的國家、政府對運動涉入、發展的方式以及與國際運動組織 (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世界反禁藥組織等) 之間的多方權力與利害關係者 (stakeholder) 的整合過程 (如Booth, 2011; Girginov, 2012; Lekakis, 2016)。 此外,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國族主義 (nationalism) 與政治也有著密切關係,尤其在政治背景複雜多元的國家或地區,如英國 (United Kingdom) 的蘇格蘭、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 (Catalonia)、加拿大魁北克 (Quebec) 的自治與獨立問題以及香港澳門與中國等 (如Ho & Bairner, 2013),存在著許多關於「認同」的議題。 Sports and Politics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6/01 運動與偏差行為 包含運動禁藥 (doping)、暴力、運動倫理、舞弊與非法賭博等。 研究對象多元,不僅止於運動員和教練,觀眾、行政人員、球隊老闆、官方或非官方組織都是關注的焦點 (參見Coakley, 2014, 頁120-126)。 除此之外,更廣泛的探討法律、道德、健康及自我價值甚至是醫學層面之問題。 其中,禁藥議題的相關討論近年來不曾間斷,而且研究焦點不再侷限於國際運動賽會上,職業運動聯賽的禁藥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如Bennett, 2013; King, 2014)。 近年亦有研究深入探討運動中偏差行為背後的意義,試圖為偏差行為進行另一種正向的詮釋,譬如認同或是歸屬感的追求 (Crocket, 2016)。 Sports and Devinance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6/08 運動、青少年與教育 戰後嬰兒潮的影響、青少年運動的組織發展、商業贊助及青少年業餘運動精神的衝突。 學校體系等非營利組織與營利運動組織對於青少年的影響 (如 Anderson, 2013; Draper & Coalter, 2016)。 主要在思考「運動」、「青少年發展」以及「教育目標」等三者之間的關係,大多聚焦在高中與大學層級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教育亦是常見議題 (如Vilanova & Puig, 2016)。 探討不同的運動或競技運動項目,其訓練經驗會為學生帶來的是「優」或「劣」,還是兩者並存 (如ECA van Rens, Elling & Reijgersberg, 2015);以及其衍生出的相關問題與議題,像是商業化、人權爭議與性別歧視等 (參見Coakley, 2014, 頁488-503)。 競技訓練的爭議以及父母對小孩參與運動的期望與目的 (如 Schubring & Thiel, 2014),都為此類研究關注的議題 (參見Cokley, 2014, 頁86-95)。 Sports, Youth and Education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6/15 運動商業化與職業運動 探討商業化之後對運動所帶來影響與改變,如 Michael Jordan、David Beckham、Tiger Woods 等運動名人 (celebrity) 對社會大眾產生的影響 (參見Malcolm, 2012, 頁104-111)。 職業運動聯賽與跨國運動相關企業對國家、區域甚至全球經濟的影響 (Coakley, 2014; Gee, Jackson & Sam, 2016)。 探究奧運會以及世界盃足球賽等大型運動賽會,其申辦、籌辦、舉行過程或是賽會結束後的遺產 (legacy) 對於國家、城市、民眾、運動員或是整體經濟、社會、文化所產生的改變 (如Curi, Knijnik & Mascarenhas, 2011) Sports, Commercial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6/22 期末報告 Final Report 陳昱文(Chen, Yu-Wen)
2021/06/29 補救教學 Final Report and Remedial Teaching 陳昱文(Chen, Y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