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基本資料
系所 / 年級Department/Grade-Level
通識選組 1年級
課號 / 班別Course Code
95U000057 / A
學分數Credits
2 學分
選 / 必修Elective / Required
通識(General)
科目中文名稱Course Title (Chinese)
兩性關係(社會科學領域)
科目英文名稱Course Title (English)
Gender relationship
負責教師Instructor
洪寶蓮(Hung,Bao-Lien)
開課期間Course Load
一學期
人數上限Enrollment Max.
56 人
已選人數Enrollment Taken
55 人
抽籤自動遞補等候人數Number of the waiting list after ballot
0 人
備註Memo
中.牙.藥ㄧ年級及醫二
可選學制 (availability)
大學部
1年級 至6年級
二技部
不可選
碩士班
不可選
博士班
不可選

修讀他所『碩士班可供博士班下修課程』是否認列為博士班畢業學分,請先向所屬研究所確認,以免日後所修學分不予認列。

請各位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勿非法影印。

教學綱要
課程概述Course Description
愛情需要瞭解、溝通和經營,兩性關係課程強調性別平等與性別教育的重要性。兩性關係要多溝通,學習尊重的態度,在情感的世界中,被愛與愛人是關係的建立、維持和經營,更能適人、適時、適所地表達關懷。兩性關係課程以此為架構,內容涵蓋了:兩性關係學緒論、從童年的依附關係看兩性關係的發展、影片欣賞與討論、愛情心理學、愛情中的自我探索、愛情歷程、大學生的愛情故事、兩性溝通與衝突管理、分手的藝術、兩性危機與轉機、校園性別危機、網路交友與危機、同性戀情、兩性X檔案、婚姻與經營等單元。
教學目標Course Objectives
兩性關係的建立不但是成年早期的發展任務,也是人格發展的重要課題,此課程強調健全大學生的兩性發展,藉由認知兩性關係學之重要範疇,探討時下的兩性議題,進而學習成熟的兩性關係。
先修科目Prerequisites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s
評量方式Assessment
上課參與發言20%、小組報告20%、兩性X檔案20%、期中及期末考40%
參考書目Reference
吳就君、蔡春美譯﹙2008﹚:性與性別教育—發展心理學取向。台北市:華騰文化。 白秀玲、柯淑敏﹙2007﹚: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初版二刷﹚。台北市:心理出版社。﹙主要教材﹚ 柯淑敏(2007):兩性關係學﹙二版一刷﹚。台北縣:揚智出版社。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燕卿、楊明磊(1998):兩性關係。台北:華騰文化股份公司 林蕙瑛(2003):牽手情,性感受:婚姻中的兩性關係。台北:黎明文化。 林淑黎等譯(2005)/Carich, M.S. & Mussack, S.E.(2001):性侵害加害人評估與治療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麗珊(2006):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二版三刷)。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重享譯(2006):為什麼男人愛劈腿,女人愛嘮叨?台北市:平安叢書。 葉俊汝譯(2007)/Darvill, W., & Powell, K. (2006)。與孩子自在談性─老師、父母性教育參考書。台北縣:建中書報社。 孟祥森譯(1986):愛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 吳就君譯﹙1992﹚:家庭如何塑造人﹙二版十刷﹚。台北:時報文化。 吳就君﹙1993﹚:人在家庭﹙二版五刷﹚。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洪蘭譯(2000)/Ornish, D著(1998):愛與生存:愛與親密關係的治療力量。台北:天下生活。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徐光國譯(2003):婚姻與家庭﹙初版一刷﹚。台北:揚智文化。 莊慧秋(1995):台灣情色報告。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若璋編著﹙1994﹚:家庭暴力防治與輔導手冊。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陳滿樺譯﹙1980﹚:寬容的愛﹙五版二刷﹚。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初版一刷﹚。台北:揚智文化。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初版一刷﹚。台北:揚智文化。 晏涵文等﹙1995﹚:性教育,台北:杏林文化事業事業公司。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出版二刷)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鄭丞傑(2005):兩性必修的7堂課。台北市:書泉出版社。 Hendrick, S. S., & Hendrick, C.(1992). Romantic Lov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教學進度Course Schedule
2008/09/19 課程介紹
2008/09/26 兩性關係學緒論、從性別平等談友善校園
2008/10/03 從童年的依附關係看兩性關係的發展
2008/10/17 愛情心理學﹙影片欣賞﹚
2008/10/24 愛情的自我探索
2008/10/31 愛情歷程
2008/11/07 兩性溝通與衝突管理
2008/11/14 兩性關係期中評量
2008/11/21 分手的藝術與調適
2008/11/28 小組報告:大學生的愛情故事
2008/12/05 兩性危機與轉機、校園性別危機
2008/12/12 網路交友與危機
2008/12/19 同性戀情之探討
2008/12/26 小組報告:兩性X檔案
2009/01/02 婚姻與經營
2009/01/09 頒發兩性學分證
2009/01/16 兩性關係之期末評量
核心能力指標
系核心能力指標 沒有資料
院核心能力指標或通識教育核心能力指標
    具備人文素養與社會服務之能力
    具備全球思維與在地行動之能力
    建立群己關係與溝通之能力
    培育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之能力
    培育思考與邏輯分析之能力
    培養關愛生命與自然之情操
校核心能力指標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之能力
    主動學習與自我改進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