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基本資料
系所 / 年級Department/Grade-Level
運動醫學系 3年級
課號 / 班別Course Code
11U000026 / A
學分數Credits
2 學分
選 / 必修Elective / Required
選修(Elective)
科目中文名稱Course Title (Chinese)
運動心理學
科目英文名稱Course Title (English)
Sports psychology
負責教師Instructor
洪寶蓮(Hung,Bao-Lien)
開課期間Course Load
一學期
人數上限Enrollment Max.
70 人
已選人數Enrollment Taken
38 人
抽籤自動遞補等候人數Number of the waiting list after ballot
0 人
備註Memo
無。
可選學制 (availability)
大學部
3年級 至4年級
二技部
1年級 至3年級
碩士班
不可選
博士班
不可選

修讀他所『碩士班可供博士班下修課程』是否認列為博士班畢業學分,請先向所屬研究所確認,以免日後所修學分不予認列。

請各位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勿非法影印。

教學綱要
課程概述Course Description
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Found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4th Edition.),是當前在美國最受廣泛使用的運動心理學教科書。本書對於運動心理學的相關課題有相當完整的介紹,內容對於大學部的學生,可作為瞭解運動心理學全貌及奠定日後研讀更高深的運動心理學知識的基礎。主要內容包含:第一篇緒論:歡迎進入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第二篇瞭解參與者:性格、動機、覺醒、壓力與焦慮。第三篇瞭解競技與健身運動環境:競爭、合作、回饋、增強、內在動機。第四篇團體動力學、團體凝聚力、領導與溝通。第五篇增強運動表現;心理技能、覺醒調整、意象、自信心、目標設定和專注。第六篇增進健康與福祉:健身運動與心理福祉運動傷害、倦怠、過度訓練。第七篇幫助心理成長和發展:促進孩童運動心理發展、避免運動攻擊行為、品格發展、運動員精神。
教學目標Course Objectives
本課程介紹運動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旨在教導運動心理學的概念、運用心理技巧幫助人們做運動,培養運動習慣及提升運動的表現,從新近研究中,幫助從事健康與運動醫學的專業人員瞭解,人在運動情境中的複雜行為及心理歷程,藉由運動心理學所學,增進運動表現及職場應用。 This course introducing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sport psychology, it not only provides the concept, framework and discipline of sport psychology, but also offers using that knowledge in applied settings. In addition to the reorganization, content has been updated throughout with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such as job placement, leadership and sporting news,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ports, burnout, drug abuse, and pain management, to help students have ability to develop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s to other sport applications.
先修科目Prerequisites
none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s
評量方式Assessment
參與發言20%、讀書報告20%、運動X檔案20%、期中考20%、學期考試20%
參考書目Reference
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高三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譯(2008):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4th Edition﹚。台北市: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教材) 簡曜輝、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譯(2005):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台灣運動心理學會。 盧俊宏、廖主民、季力康譯(2008):運動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概論。台北市:易利圖書。 盧俊宏(2003):運動心理學.初版5刷。台北市:師大書院。 牧之(2006):怎樣生活最健康。台北縣:菁品文化。 謝明哲﹙2008﹚:管好脂肪瘦得久。台北市:三采文化。 MacEoin,B(2007).不生病的生活達人。台北縣:波希米亞文化。 Cox,R.H.(2007).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Sixth edition). By: McGram-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 Coakley,J.(2003).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Eighth edition). By: McGram-Hill Higher Education. Williams,J,M.(2001).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personal growth to peak performance. By: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教學進度Course Schedule
2010/09/16 課程簡介 Introduction and Understanding Sport Psychology
2010/09/23 緒論-歡迎進入運動心理學 Foundations of Sport Psychology
2010/09/30 人格與運動 Personality and the Athlete
2010/10/07 動機 Motivation
2010/10/14 覺醒、壓力與焦慮 Anxiety, Stress, and Arousal Relationships
2010/10/21 自信心、目標設定與意象 Self-Presentation, Goal Setting, and Imagery in Sport
2010/10/28 團體動力與團體凝聚力 Team Cohesion in Sport
2010/11/04 小組報告:運動心理學主題閱讀報告 Group Readings
2010/11/11 期中考試 Midterm Exam.
2010/11/18 心理技能訓練(一)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2010/11/25 心理技能訓練(二)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2010/12/02 運動與心理健康 Exercise and Improved Mental Health
2010/12/09 運動依附、運動傷害 The Psychology of Athletic Injuries
2010/12/16 倦怠與過度訓練 Burnout in Athletic
2010/12/23 小組實作:運動心理學X檔案 Group Reports
2010/12/30 藥物濫用與成癮 Drug Abuse in Sport and Exercise
2011/01/06 幫助心理成長和發展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Exercise
2011/01/13 期末考試 Final Exam.
核心能力指標
系核心能力指標
    充足之運動科學知識【0】
    執行促進健康體適能之能力【0】
    紮實之基礎醫學知識【0】
院核心能力指標或通識教育核心能力指標
    扮演健康守護者
    具有人文藝術素養
    具有終身學習能力
    具有跨學門整合能力
    具備前瞻應變的能力
    具備團隊的協調能力
校核心能力指標
    人文關懷與社會服務之能力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之能力
    專業知能與倫理素養之能力